随着我校的归属问题,带来了学校的转型发展问题,我们必须将人才的培养方向偏向于应急管理方面,以适应应急管理部的人才需求及学校的转型升级。这一方面取决于学校方针的制定,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变革”。
前一段时间,学习了文件并听领导的讲话,张主任和田书记对体育部的转型改革指明了方向,何主任的讲话又把转型落在了点上,使我们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在我看来这是学校的危急时刻,但同样也是转机,这次转型改革,全校各学院科室都在努力,看到了积极进取的生机,体育部在领导们的带领下也是一片欣欣向荣,每位老师都在努力进行教学创新,这又何尝不是老师们的一次升级呢。
对于体育部的转型升级,我的观点是在保证了我们的本职体育教学之外逐步转型过渡。让学生上好体育课,锻炼好身体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学生学会运动技能,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提高身体素质,这些都是应急救援的必备素质,而很多团体项目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这些都是应急救援应该具备的素养。所以保证我们的本职工作体育教学是转型的前提。而我们的有些项目,如游泳、攀岩与拓展、田径等多个项目本身就是应急救援的必备技能,我们可以在这些项目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在这方面体育部是走在前列的,我们的游泳教学改革,还有张学生老师做的开放性试验等都已经在为应急服务做储备了,并得到了校领导的赞赏和认可。那其他各项目也可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教育,这样既不脱离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又能保证向应急救援人才培养靠拢。
对于教师个人,我认为在此期间我们需要不断“改革”进步,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生活中存在着一个所谓的“安乐窝”,教师并不是“天然”的欢迎改革。所以在这危急关头,我要努力使自己跳出这个安乐窝,“强迫”自己去改变,会发现老师们是无所不能的。就像这次疫情来临,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得不从线下转入到线上,开学前的焦虑我想有社体专业课的老师体会应尤为明显,大家不得不学习,不得不想办法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现在过去七周了,从大家的面容上就看出来,我们进步了。那对于学校的转型,教师需要改变又有什么不可实现的呢?
首先就是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我们的改革是势在必行,那我们就没必要再拖沓和抱怨,使我们的动机鲜明起来,我们要升级,改革就是一次升级,以适应更好的未来,无论是学校还是自己 。
其次,改革中的教师需要支持。一部分是系统的支持,一部分是技术的支持。系统的支持是指整个教学环境,各个要素之间需要重新看待和安排,这是学校的统筹和体育部教育工作的规划;另一部分是技术支持,也就是改革的意图、内容和方法,怎样在课堂中体现出来,除了我们能学习到的一些文字材料,是否还能提供一些语言表达的支持材料,如:别的教师的优秀教学录像、教学观摩等真实的教学方案设计等这些学习材料更有利于老师们推广教学改革。
另一个小建议是关于蓝天救援队的,在领导指导下,张老师、宋老师等筹备起来的蓝天救援队,是体育部转型改革的一杆先锋旗帜,我们必须紧握在手中,怎样才能握住,个人建议应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我们和通州蓝天救援基地签立实习基地,社体学生的专业实习一部分可进行应急救援的学习,使这个组织和社体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它不仅能在体育部具有带头作用,更能对学校的转型升级起到助力。